發布時間:2017-2-21 8:48:14 來源:揚州網 瀏覽量:7001 【字體:
大 中 小】
在揚州城區文昌中路和汶河路交會處的文昌閣,當屬揚州地標性建筑,而它曾建在“文河”橋上,南門遺址公園、仙鶴寺、文昌閣、四望亭等景點就串聯在一條南北朝向的,不足兩公里的汶河路上。昨天,小編從市檔案館和城建檔案館館藏的多部明清志書和老地圖中發現:在明清時期,汶河路并不是陸地,而是一條流水潺潺的小河,名為“文河”,直到1959年,這條河才被填平,成為繁華的汶河路。
相傳被視為文脈
這段市河被稱為“文河”
明清時,揚州府城內外城河,均統稱市河,又叫城河,具有排水、排污、運輸的作用,有時僅指城內的河,有時也泛指護城河。
據萬歷《揚州府志》中《郡縣志下·城池》記載,“城內市河。南北各設水門,引河貫其中通舟。”萬歷《江都縣志》中《提封志》記載,“府治東二十步曰市河,城南北各設水關,引河貫其中以通舟楫。”康熙二十四年《揚州府志》中《河渠》記載,“江都市河,在府治東,從南水門至北水門。”雍正十一年《揚州府志》記載,“江都縣市河……一從舊城北門水關至南水關,出響水橋而接運河,明嘉靖間巡鹽御史吳悌同知府劉宗仁開浚。”雍正《江都縣志》中《山川附水利》記載,“明嘉靖年間巡鹽御史吳悌、同知劉宗仁開浚市河,辟水門。”歷代諸多志書中所記,市河涵蓋城內河道,并未出現關于市河各河段具體名稱的記載。
小編查找志書中地圖發現,位于府衙、縣衙的東面,從舊城北門水關至南水關的這段市河,沿河附近設有縣學(現揚大附小址)、文魁樓(今四望亭)、文廟(今政協),河上架有文津橋,橋上有文昌閣,上曾懸有“邗上文樞”匾額……揚州的各類文化殿堂都緊臨這段市河。相傳在古代這段市河被視為文脈,因此這段市河在民間被稱為“文河”。
小編看到市城建檔案館藏有一張1957年3月的揚州市人民委員會建設科繪制的“揚州市城區圖”,地圖上自北城河至南護城河這段清楚地標注著“文河”,這正好驗證了“文河”的說法。
翻開檔案,發現最早出現“汶河”是在1952年揚州市人民政府建設科的文件《1952年工作總結》里,其中提到“填塞汶河”,“文”字加上了三點水旁,而后的檔案中開始慢慢較多地出現“汶河”一詞。1959年,政府組織市政工程填河筑路,建成泥結碎磚路面,正式將該路定名為“汶河路”。
曾建八九座橋梁
與現在小秦淮河橋的數量差不多
作為市河的文河上到底有多少橋梁呢?據介紹,明清時期,揚州文河上先后建設了八九座磚拱或磚石拱人行橋,當時河面上橋的密度,與現在能看到的小秦淮河的橋的數量差不多。
汶河最南端,是義濟橋。這座橋上有一塊奇怪的石頭,石頭上的主體圖案是太極圖,旁邊是一群蝦子。平時這些蝦子是看不到的,只有下雨時,蝦子才能看到。原因是下雨前空氣潮濕,石頭轉潮。
在現在的育才幼兒園附近是汶河上從南向北數的第二座橋,名叫新橋,又有人把它叫做星橋。黑天鵝商場前,是第三座橋,名叫太平橋。第四座橋叫通泗橋,在現在的通泗街東端。沿汶河再向北,就是文津橋。文津橋以北是開明橋,橋上建有亭子,是當時揚州花市所在地,非常熱鬧。開明橋向北是迎恩橋。汶河最北端是肖市橋,又名小市橋、宵市橋。為揚州古代名橋之一,隋唐時代即有此橋,其橋址位置據史料記載無大變遷。相傳隋煬帝在此設夜市,清宗文鼎詩“豐樂名存酒庫荒,隋家遺跡寶城傍,河橋尚憶繁華夜,小市春燈煮百羊”。千百年來橋身多次興廢,原為石橋。現存橋梁于1939年重建。1959年修建。1966年將木橋面改建為鋼筋混凝土梁板橋。
河道淤塞嚴重
1959年被填平,建成文昌廣場
明清時,這些城內的市河經常淤塞,官府多次動員鹽商出資加以疏浚。在《清宮揚州御檔》有一份奏折顯示,當時有官員奏請皇帝出臺法令禁止往市河里傾潑、堆積雜物,以保護城內市河通暢。然而,市河依舊屢浚屢塞。
到了民國初,市河已經多處淤塞,再加上拆除新舊城間相隔城墻,大量磚塊泥土倒入,河道逐漸淤塞。到了上世紀50年代初,這段河道的河床幾乎被垃圾、雜物填平,幾成荒地。
翻開一份檔案——1952年度揚州市人民政府疏浚城河計劃任務書,“疏浚城河又可與填塞文河相配合,將浚河的泥土輸送填塞文河……”反映了1952年文河仍存在,且已淤塞,政府已有計劃將之填平。
據志書記載,1959年,為迎接建國十周年,填平汶河筑路,并建成文昌廣場。1992年,汶河北路拓寬改造,并在路東建文津園。2002年,汶河北路加寬整治,文津園位置由路邊改為路中。
往昔小橋流水,如今汶河路作為揚州城的地標,幾經裝點,道路兩邊大樹參天、四季花卉競相綻放,兩旁的樓宇延續著白墻黛瓦、古色古香的風格。
信息整理:揚州拓普電氣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來源:
m.scedyrmr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