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12-22 8:21:47 來源:本站 瀏覽量:7664 【字體:
大 中 小】
胥浦河源于儀征市謝集鄉楊崗水庫,流經月塘、馬集、真州、濱江辦事處,于新洲入長江,全長37.3公里,流域面積203平方公里,是儀征西部地區一條主要行洪和引水骨干河道。河雖不寬,也不算長,但歷史相當悠久。據《嘉慶續修揚州府志》:“胥浦在縣西十里,源自銅山以西,下出于江,舊有伍子胥廟,浦因以名。相傳子胥解劍渡江處。”說明春秋之時河即已存在。
春秋戰國,是一個百家爭鳴、人才輩出、將星云集的時代,伍子胥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伍子胥是楚國人,名員,其父伍奢,兄伍尚,均以直諫聞名。在楚平王時,因受奸臣費無忌陷害,伍奢被逮捕,并被作為人質,以要挾二子,斬草除根。結果伍尚束手就擒,與其父一同被處死,而伍子胥則倉皇逃走,并立誓報仇。他先逃到宋國,后又逃到鄭國,本來鄭國對他很好,但因牽連到政治陰謀中,遭到鄭兵追捕,無奈之下投奔吳國。后來,伍子胥輔佐吳王闔閭,修法制以任賢能,獎農商以實倉廩,治城郭以設守備,吳國日益強大,終于打敗楚國,并攻入楚國首都郢。當時楚平王已死,伍子胥乃掘墓鞭尸,終報父兄冤死之仇。
到了夫差為吳王時,伍子胥因屢次勸誡夫差不要急于遠道伐齊,應該先滅越國,以絕心腹之患,加上奸臣伯嚭的反復構陷,慢慢被夫差疏遠,并最終被賜劍自盡。臨死之前,伍子胥滿腔悲憤地說:“抉吾眼懸吳東門之上,以觀越寇之入滅吳也。”(《史記·伍子胥》)。夫差聞之大怒,命令將伍子胥的尸體用鴟夷革盛放,浮于江上。
后人崇敬伍子胥的品德,感激他作出的貢獻,同情他的不幸遭遇,在江浙一帶建了許多祠廟,以資紀念。特別是蘇州,以他的名字命名城和山水,有胥門、胥山、胥江、胥溪之稱。與伍子胥聯系并不多的揚州,也有許多與其有關的傳說。伍子胥逃到真州胥浦(當時尚不叫該名)后,向一浣紗女問路,浣紗女指完路后,為表明自己決不走漏口風,便縱身跳河而亡。伍子胥得志以后,在此地建祠以祀之。因為聽說這里蜈蚣很多,伍子胥怕浣紗女尸骨被咬,就買了許多大公雞放在附近山上吃蜈蚣,人們把這座山叫做雞留山。大公雞死后引來螞蟻啃骨頭,人們又把這座小山稱為螞蟻山。伍子胥逃至胥浦河時,遇一好心老漁翁相渡過江。為了感謝漁翁的救命之恩,他解下隨身佩劍相贈,但被堅決謝絕。渡伍子胥過江之后,漁夫沉船自溺于江心,以示自己絕不告密。后人為紀念此事,就在江邊建祠立祀。人們為紀念伍子胥和那位老漁翁,每年端午,都舉行龍舟競渡比賽。
信息整理:揚州拓普電氣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來源:
m.scedyrmr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