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寶應博物館,一進一樓大廳,就能看見一根象牙,長420厘米,最大直徑22.2厘米,淺白色,月牙狀彎曲,表面平滑,為國內出土同類化石之最,堪稱“中華第一牙”。這根象牙是2003年9月在寶應夏集鎮境內出土的,是一個古菱齒象牙化石,古菱齒象比猛犸象要大20萬歲,體型比猛犸象還要大,是當時地球上顯赫一時的“大象家族”。
說起大象,在大部分人眼里,腦海里一閃而過的首先是動物園里那個招風耳、長鼻子、憨態可掬的大塊頭。眾所周知,現在世界上尚存的大象只有亞洲象和非洲象兩種,亞洲象現在主要分布在我國云南、東南亞地區。
大批古象化石的發現,證明寶應所在的淮河區域曾經是大象的家園,也許這里就是亞洲象的故鄉。古菱齒象化石還曾在南京、泗洪等地發現過,包括河南省、山東省、河北省都出現過,由于在淮河流域發現較多,因而被命名為淮河象。
猛犸象的門牙都是向上彎曲的,看上去很兇悍,但淮河象的門牙卻是向內彎的。而且淮河象的牙齒長得很奇特,臼齒上有花紋,仔細辨認,這些花紋都是菱形的,一個個的菱形花紋,與生俱來,很美觀。
20萬年前,那時氣候跟我們現在完全不一樣,還是亞熱帶干旱性的草原氣候,跟今天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草原的地貌氣候條件非常相象,氣溫要比現在高,雨量比現在充沛,非常適合于象群的生活。
那時的寶應地區草木繁盛,到處是森林……到處都郁郁蔥蔥。寶應以南則是古高郵湖。淮河象長得很溫順,吃的是樹葉、樹枝和嫩的樹干與樹根,過著群居的生活。雖然淮河象的敵人很多,老虎、狼、豹子在周圍活動,但它們很團結,遇到攻擊,公象會用門牙毫不留情地刺穿敵人的肚子,淮河象是當之無愧的“霸主”。
10萬年以后,原本溫暖的氣候,突然變得奇冷無比,由于淮河象身上沒有長毛,不能抵御寒冷,最后可能被活活凍死。
淮河象是大塊頭,也是“大胃王”,沒有大量的食物喂不飽,在淮河象存在的后期,原始森林、河流漸漸沒了,逐漸被干寒的草原替代,而長江也開始形成,阻斷了南北的通路,給它們遷徙、覓食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它們也許被餓死了。
2003年7月,南京菊花臺地鐵工地上發現了一塊淮河象牙化石,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許漢奎教授聯合南京大學的脊椎動物化石專家劉冠邦教授,對化石進行鑒定后認為,該化石是生活在距今10萬年至30萬年的一頭納瑪象(淮河象)的第三顆臼齒。在黃土層中發現這顆古象化石,說明古納瑪象生活的年代中北方已不斷吹來“沙塵暴”,形成“下蜀黃土”。這種黃土從北方吹來,表明當時溫暖的南方已不斷承受著北方吹來的黃土,說明氣候越來越冷。
淮河象其實并沒有滅絕,當中的一支向南遷徙,成為現代亞洲象和非洲象的祖先,而留下來的淮河象則漸漸適應了后來的寒冷天氣,身上漸漸長滿長長的毛,進化成面貌體態怪異的巨獸,就是猛犸象,它們一身又厚又長的毛隨風搖曳,可以輕松抵御極寒的氣候,就像一座座小房一樣龐大,大概是那時的霸主吧。
當時還有披毛犀、原始牛、鬣狗、普氏野馬、熊等等,構成了淮河地域獨特的動物種群,專家將其稱之“第四紀猛犸象披毛犀動物群”。幾萬年過去了,冰川融化,淮河一帶進入間冰期,氣候又變得溫暖濕潤。這些巨獸開始向北方遷徙,一直到四千年前還在西伯利亞一帶活動。
1995年冬,位于寶應縣城東南約40公里的蘆氾河,廣洋湖鎮肖家村境內振興河工地上,民工們發現大量“龍骨”之類的東西跟泥土混于一起,越挖越多。后經文物工作者清理,除找到古動物的身、腿、脊椎、臼齒等部位的一些化石外,還發現一具較為完整的長牙,該象牙實際總長3.7米,牙根部直徑22.2厘米。象牙中空,牙尖部有開裂。經專家鑒定,這是一具猛犸象化石。
寶應出土的猛犸象化石,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南部的一具猛犸象化石,證明了猛犸象確實在寶應地區生活過。
一萬年前,第四紀冰期,江淮地區的寒冷氣候為猛犸象的成活提供了條件。猛犸象以植物為食,屬森林性的動物,它的確生存要茂密的森林,廣闊而豐盛的草原資源和寒冷的氣候,沒有良好的生態環境它是難以成活的。
在猛犸象動物群中,還有一種更優秀的靈長類動物活動于其中,他們就是下草灣人。他們與猛犸象同期進化,開始還能與其和平相處,但當進化到新人階段時,人類學會了使用火攻和集體協同作戰去捕殺成群的動物或大型動物,猛犸象就成了主要的狩獵對象。猛犸象在寶應地區完全滅絕,下草灣人肆意捕殺或許扮演了重要角色。下草灣人將主宰這里的一切,也將創造出更為發達的人類文明!
信息來源:m.scedyrmrs.cn 信息整理:揚州拓普電氣科技有限公司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我們 揚州拓普電氣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0-2021
蘇ICP備10068214號-2 蘇公網安備32102302010144號 技術支持:平邑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