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行宮位于江蘇省揚州市廣陵區東關街300號,坐北朝南正對著東關街。最初興建的年代已無據查考,原名真武廟。明宣德三年(1428),揚州知府陳貞重建真武廟,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含山(今屬安徽)人耿氏在真武廟立武當行宮碣,用以求福、祈雨。武當行宮是揚州城區內唯一一所道教教觀。武當行宮的看點有兩個:一是看道教建筑,三座完整的大殿可讓人原汁原味領略揚州寺廟建筑的風采;二是看道教文化,全方位展示揚州道教歷史、發展軌跡和歷史文化底蘊。
揚州真武廟后來易名為武當行宮,源于真武大帝的道場在湖北武當山。古語云:“非真武不足以當此山”,意思是唯有真武大帝才能當得此山,故名武當山。傳說武當山金頂原來被無量佛占據,后來真武大帝修仙得道,云游到此,看到這里群峰林立,天柱峰高聳入云,七十二峰俯首相向,形成了群峰朝拜的奇觀。真武大帝相中這塊寶地,便到天柱峰向無量佛商量借地,提出只借八步即可。無量佛見真武大帝所要不多就一口答應,不料真武大帝法力無邊,他從天柱峰頂走了八步,一步就是百里,八步便跨越了整個武當山,武當山從此成為道家的場地。將真武廟改名為武當行宮,等于說揚州為真武大帝準備了一座隨時可以小住的行宮。后來,真武廟逐漸被武當行宮的名稱所代替。“武當行宮”石碣,用以祈禱福祉,故揚州民間一般習稱武當行宮。門額上依稀可見白色石刻“武當行宮”四字,右邊豎排幾個小字“光緒六年中秋月”
清咸豐三年(1853),太平軍大舉攻克揚州城,武當行宮慘遭兵火燒毀,現存主房山門殿、中殿、大殿前后三進及東側廊房。武當行宮的后大殿,是如今揚州城中少見的明代建筑遺存之一,楠木架構,單層歇山頂,面闊三間,屋脊覆蓋著琉璃瓦及吻獸,屋脊中央設寶頂,殿前還有古銀杏樹三株。直到光緒年間,兩淮運司海州分司徐紹垣,才在武當行宮的廢墟上對它作了修繕。
康乾盛世的輝煌,推動了揚州書院的發展與昌盛,使揚州的文化、教育、學術研究呈現一片輝煌。道光以后,國門被打開。西學東漸,揚州又得風氣之先,成為新式教育的發源地之一。
甲午戰爭以后,朝廷中的一些有識之士也看到了科舉教育的弊端,紛紛上奏,提請改變教育制度。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特諭“各直省督、撫,將各省、府、廳、州、縣大小書院,一律改為兼習中、西學之學校。其階級:以省會之大書院為高等學、郡城之書院為中學、州縣之書院為小學……各書院之經費,盡數提作學堂經費,紳民如能捐建學堂,或廣為勸募,準奏請給獎。有獨力措捐鉅款者,予以破格重賞”。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11月,清廷再度頒布興學詔書,要求“除京師已設大學堂,各州、縣均設小學堂,并多設蒙養學堂。”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清政府頒布了更為具體的“壬寅學制”。是年,兩淮鹽運使程儀洛以安定、梅花兩書院的經費的一半在東關街“武當行宮”創辦了“儀董學堂”,開近代教育先河。先后禮聘屠寄、王鵬運為掌教;隨后鹽運使白旗人恩銘繼任,先后禮聘李慎儒、宋子聯為掌教。掌教均為一年一任期。恩銘即后來轉任安徽巡撫時于1907年為革命黨徐錫麟所刺殺者。
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繼任兩淮鹽運使的趙濱彥就原儀董學堂改設兩淮中學堂。這是揚州中學的前身。所謂“儀董”,是以大儒董仲舒為效仿楷模之意。儀董學堂是近代揚州第一所官立中學,經費出自鹽務,總辦由兩淮鹽運使擔任,首任總辦為程儀洛。因為兩淮鹽運司署內原有儀董軒,系為紀念江都相董仲舒而建,所以學堂亦以“儀董”命名。自從有了儀董學堂,揚州城愈加人才輩出。新中國成立后,在儀董學堂舊址先后興辦東關小學、藝蕾小學,也培育了大量的少年才雋。如今,為保護這一道教古跡,藝蕾小學整體搬遷別處,重新修繕后的武當行宮依然保持了古寺廟原來的風貌。
信息來源:m.scedyrmrs.cn 信息整理:揚州拓普電氣科技有限公司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我們 揚州拓普電氣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0-2021
蘇ICP備10068214號-2 蘇公網安備32102302010144號 技術支持:平邑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