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7-21 8:36:47 來源:揚州網 瀏覽量:9547 【字體:
大 中 小】
為了挖掘江都區仙女鎮的歷史文化資源及如何進一步保護、修繕和利用龍川老街,同時也為仙女鎮申報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文化名鎮奠定基礎,昨天下午,江都龍川書院、江都區市民觀察團和仙女鎮禹王宮社區聯合舉辦研討會,邀請專家學者建言獻策。
歷史文化積淀深厚——唐《酉陽雜俎》首次記載仙女鎮
仙女廟漢時為蔡家莊,吳王夫差開邗溝于此,也就是現在的運鹽河(老通揚運河)。清代咸豐年間,仙女廟米市已是全國四大米市之一,同時也是木業集散地,江西、浙江、兩湖的竹木從這發往全國各地。1853年,為鎮壓太平天國起義,施行全國的厘金制就是從仙女廟開始的。
江都龍川書院院長周正亮稱,史料文獻中有不少與仙女鎮有關的記載。唐代段成式在《酉陽雜俎》一書中注載了“白龍飛天”的故事,出現了“龍川”的記載,這也是仙女鎮第一次出現在文獻記載中。
中華民國二十五年出版的《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內就有關于仙女鎮的記載,里面這樣記載:“仙女廟鎮江蘇江都縣東北三十里。《酉陽雜俎》‘東陵圣母廟女道士康紫霞,自言少時夢中被人錄于一處,恍惚而返,聞雞驚覺,自是生須數十莖。’后因立廟祀之。地瀕運鹽河北岸,西臨人字河,商業興旺。今為縣境巨鎮,清時有巡檢駐此,里下河之稻米一次為市場。”
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的高翔筆下也曾描繪過仙女鎮的風姿,在他的《仙女廟芒稻河官衙即事圖》中,栩栩如生地再現了當年老街因水而興的風情。據悉,目前此畫由清華大學收藏。
僅存一塊石額碑石殘件——能否修舊如舊還原老街風情
仙女鎮也曾出過很多名人,例如享譽海內外的星云大師、清代舉人著名書法家王景琦等。今年星云大師回揚時曾表示,希望有朝一日能恢復始建于宋代的仙女廟,讓全世界的人來揚州看到的不僅有瘦西湖、五亭橋,還有仙女廟。
周正亮告訴小編,目前仙女廟遺址僅存一塊石額碑石殘件,是1984年花80塊錢跟當地一位農民購得。“修復運鹽公署、恢復仙女廟,是仙女鎮申報歷史文化街區的重頭戲。”當然,當地也有不少人期待相關部門在仙女廟舊址上,早日了卻星云大師的心愿。
江都區仙女鎮古代叫仙女廟,而仙女廟的根在老街,周正亮稱,仙女鎮有著悠久歷史,它承載著厚重的史學、人文、建筑、佛教等文化底蘊。這里保存的古建筑,雖歷經歷史滄桑,但風韻猶存,例如清·乾隆—民國建筑觀音庵, 清末—民國時期的鹿洞學堂,清代的三板橋碼頭等。周正亮表示,如果對老街上的歷史遺跡以“修舊如舊”的方式,可以還原老街的人情風情。
借鑒東關街成功經驗——已啟動申報歷史文化街區
周正亮稱,去年江都區委、區政府做出對龍川老街進行保護修繕的決策,經過半年的努力,如今,龍川老街的面貌發生了喜人的變化,為老街的保護開了一個好頭,“我們有責任把它傳承好,利用好,做到‘古為今用’。”
“仙女鎮申報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文化名鎮的相關工作已經啟動。”周正亮告訴小編,昨天舉辦的研討會,邀請專家學者建言獻策,也是助推這項工作。
針對仙女鎮在歷史上數百家店鋪自然成市,我市知名文史專家夏梅珍認為,揚州市區的東關街就值得仙女鎮借鑒。她說,東關街之所以能成功,得益于它的文化積淀以及形成規模的仿古建筑,不少店鋪經營著包括揚州牛皮糖、三把刀、謝馥春等揚州特產,每天從早到晚游客人頭攢動,仙女鎮不妨也走這條道路,吸引人氣。
周正亮也稱,這些年來,他和江都的不少專家學者都在積極收集當地的民間傳說,力爭用人文之旅——民間傳說游,打造“龍川仙旅,春江花都”的旅游品牌,讓人領略古鎮的風貌。
也有不少人認為,制約老街改造的瓶頸,資金是關鍵,可考慮以開發旅游資源、佛教文化為主線,引進企業進行產業化運作,可借星云大師的影響力,籌集民間資金,啟動改造,也可建立專門網站,進行擴大宣傳。夏梅珍也建議,仙女鎮可借助名人影響力,將老街的歷史“拾”起來,并安頓好現有老街居民,揚州再出現一條“歷史文化街區”為期不遠。
信息整理:揚州拓普電氣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來源:
m.scedyrmr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