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三区_黄色片香蕉视频_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_精品一区久久

    江都的方酥,泰興的黃橋燒餅,高郵的秦郵董糖,泰州的麻糕,這四式茶點一直是揚州郊縣的名特產品。
1、江都方酥 
    方酥之所以能成為江都有代表性的茶點,當是其質美,使未食者“聞香下馬”,曾食者“知味停車”。首先是其用料講究,需選上等的精白面、綿白糖、大糟麻油或花生油以及芝麻仁、香椽條等。其次是抓住季節特點,面肥大小、放堿多少、和面水溫、和水量等都需隨季節而變。再次是抓住搟臍的關鍵,做到長、寬、厚一樣,拉齊后招頭招在臍子的半中間,成方。最后注意烘焙,先以木柴空燒爐子,燒成熟后,刷爐腔,打爐油,看底火上下均勻后,方能貼爐。說起來容易,做起來細,單是烘焙就要4個小時,且要上下受火均勻,火候掌握不好,不是掉爐報廢,就是扒不下來,成塊鏟碎,故又叫“功夫酥”。
   
方酥的口味實在好,看外表,上層芝麻粒粒飽滿,晶瑩透亮。體內層層相疊,薄如蟬翼,酥脆而不硬,綿軟而不粘,入口即化,香甜怡人。好的方酥,離地一尺落地,觸地即碎,其脆其酥都是難以用言語形容的。正因為如此,該食品不僅在揚州頗有影響,而且海外僑胞也常饒有興致地談到它,有人還編成順口溜說:形像蛤蟆,名酥姓方;饋贈親朋,耐人品嘗;膾炙人口,既甜且香;彈指即碎,層次感強;江都特產,譽滿一方。
2、小籠包子
   
小籠包子即雜色小籠,是江都的特色名點,由江都飯店著名廚師景開興獨創。江都雜色小籠,選料考究,制作精細,有生肉包子、菜包子、糯米燒賣、生肉蒸餃、千層油糕5個品種,后又開發出三丁包子、翡翠燒賣等10多個新品。雜色小籠,主料以精白面、豬肉、青菜、糯米、豬油等;輔料為蝦籽、姜蔥、醬油、鹽、糖、味精、料酒、皮骨湯。上述材料經廚師制作成各種餡心后,由面點師傅加工成各種形狀的點心,5個品種復數為一籠裝入竹制籠中,用鍋穩火蒸二十分鐘即為成品雜色小籠。蒸熟后的雜色小籠,肉包子面皮綿韌、餡心鮮嫩;雞丁、肉丁、筍丁為一體的三丁包子,其味津津,其趣洋洋;菜包子色澤碧綠,甜咸適中;翡翠燒賣,荷葉邊的薄皮,包入青菜餡,形如石榴,底若金錢,面皮突露蓬頭,口上點綴少量火腿茸,薄如紙的皮子透出碧綠的顏色,尤如翡翠;蒸餃皮薄,狀如月牙,鹵多味美;千層油糕,菱形塊,芙蓉色,半透明,糕分64層,層層糖油相間,綿軟而嫩,甜肥適口。在六十至八十年代,江都的雜色小籠,是地方百姓宴請賓客,以及假日首選的理想美味小吃,深受廣大百姓的喜愛,后被江都鄰近地區所仿效,成為頗具地方特色的維揚細點。
3、濱江鰣魚
    鰣魚是江都的水上特產,并且早就有了文字記載。民國《江都縣續志》記載:“鰣魚形秀而扁,似魴而身長。白色,鱗似梅瓣,其肪肥美,多鯁大而長……四月始由海入淡水,濱江處時有之。”谷雨后的一個月時間內,是捕撈鰣魚的大好時光。古諺云:“蒸鰣魚賞牡丹”,真正既“時”又“貴”。 
  鰣魚肉嫩味美,尤鱗下多脂,吃在嘴里,肥 腴醇厚,香味撲鼻,非一般魚類能夠媲美。江都人吃鰣魚多用紅燒,但紅燒難嘗膏脂風味。所以許多人都喜歡清蒸,加上芽姜、筍尖,配用豬油,那脂質盡融于湯,吃起來嫩而鮮,肥而美,食魚肉滑溜細膩,品魚湯肥腴醇厚,真有難以言表的妙處。燒鰣魚一般不去鱗,有的人不知鰣魚鱗可食,待那有鱗之魚奉上餐桌以后,嫌有鱗而不食,結果大呼上當。鰣魚性烈,一般觸網不久即死,所以世人吃活鰣魚者為數寥寥。有人曾和漁家一起到三江營捕鰣魚,享過“近水樓臺”之樂。他們大概是為了顯示漁家獨特的樂趣,未捕魚前已將鍋置于船頭,拉網時碰上剛剛觸網的活鰣魚,隨手拈來,立即剖肚取腸,洗刷干凈隨即下鍋。也不過是河水煮河魚,再擱了一點鹽而已,但那種出水鮮是一般人難以享受到的。 
  鰣魚味美,不僅國人皆知,國際上也享有盛譽。隨著江都進一步開放,一定會有更多的國內外友人嘗到江都的鰣魚。  
4、邵伯綠菱甜
    邵伯菱與寶應荷藕、高郵雙黃蛋并稱“運河三寶”。 
    邵伯是孕育菱的好地方,邵伯湖上灘頭河汊,鎮內的南塘,鎮郊的艾菱湖、荇絲湖、星蕩湖,河湖澄碧,水土肥沃,歷史上都是邵伯菱的故鄉。中秋前后是菱角飄香的季節,湖河水面上滿是碧綠的菱盤,有的一大片一大片,或疏或密,構成了邵伯秋季所特有的旖旎風光。在菱角收獲的時候,邵伯農村隨處都會看見秋光瀲滟的湖面上,農家姑娘蕩著小圓盆,哼著曲子,采著菱兒。興致好的姑娘還不時地把手伸到水里,采上幾個菱角嘗鮮。那大如指尖,白如瑩玉的菱角肉,夾著湖水的清香,脆生生,甜絲絲。鮮菱采集后,很快就到集市上銷售。這時的集市上,只見大木澡盆里堆的菱,大大小小的籃筐里放的菱,農民肩上挑的菱,自行車上掛的是菱,手上拎著的也是菱。人們盡情地享受家鄉的秀水帶來的甘甜。 
    《辭海》載:“菱角原產歐洲,惟改良種則產我國及印度。我國中部和南部栽培頗盛。”邵伯綠菱和嘉興的風菱、太湖的紅菱、里下河的飯菱,并列為我國江淮地區4大名菱。邵伯菱學名叫“羊角傾”,當地人喊俗了叫“羊角青”。與其它菱比較,它皮殼較薄,上下兩角稍內傾環,左右兩角抱肋,肚如雀脯。鮮菱綠得像翡翠,熟菱黃得像金子。古代邵伯是蘇北運河段上的重鎮,商船南來北往,檣帆林立,市場繁榮。如果適逢秋季,乘客經過此地必爭相購菱,在船上剝菱消遣。清末民初,邵伯菱日產量最高達5萬斤,鎮上“八鮮行”有10多家,大宗收購外運至滬寧一帶,浙江紹興一帶還將邵伯菱加工成淀粉,遠銷東南亞,邵伯菱也因之馳譽天下。新中國成立后,國務院還專門來信要邵伯寄些菱種,把它放養到中南海里供中外賓客品嘗。
    信息來源:m.scedyrmrs.cn 信息整理:揚州拓普電氣科技有限公司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我們   揚州拓普電氣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0-2021
蘇ICP備10068214號-2   蘇公網安備32102302010144號   技術支持:平邑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