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馬年春節即將來臨,我們發現揚州各地有很多帶有“馬”字的地名。比如,揚州主城區有馬神廟、馬坊巷、馬監巷、馬擺渡、御馬頭、下馬橋、洗馬橋、大馬橋等;高郵有馬棚;寶應有白馬湖;江都有嘶馬;儀征有馬集……
“馬巷” 見證揚州養馬史
中國剪紙博物館在馬監巷南端。說起馬監巷,當然與馬有緊密聯系。“雙東”的馬監巷,就是明代為專門管馬而設的機構所在地。如今,在東圈門東側、“馬監巷”最南端,有一口古井,便是“馬監井”。掛在墻上的“解讀牌”顯示:馬監井為明初江都牧馬監內遺物,供飲水和消防之用。
史料記載,南宋隆興時曾在揚州設過馬監,《宋大城圖》中明確標注著馬監巷,當時的馬監巷在今南門遺址的北側。《明史》記載,洪武六年(1373年)開始實行官牧,設太仆寺、牧監、牧群等部門督理國家馬匹牧養與使用事宜。洪武七年(1374)設有5個牧監,下轄98群馬。此后陸續增設,至二十三年(1390年)增加到包括江都、儀真、六合、天長在內的14個牧監,并建立衙署。《嘉靖維揚志》記載,江都的牧馬監在洪武十三年(1380年)就建立了。揚州還有馬坊巷,在南門外,還有馬擺渡。
“馬橋” 歷史遺跡傳地名
揚州用“馬”命名的橋也不少。在平山堂腳下,有“下馬橋”,而“止馬橋”在東關薛家巷前。
“止馬橋”是因明朝正德皇帝駕過此橋,為此立碑,文武百官必須于橋前下馬下轎過橋,以表示對皇帝的尊敬。后來改朝換代,人們以同音名改為芝麻橋。至于洗馬橋,則與明朝大將常遇春有關。有管馬的機構就有專門放牧馬群的馬鄉,馬鄉地方廣闊,一馬平川,為的是方便練馬、養馬。地點在七里甸西大劉莊四間屋一帶,上年紀的人仍稱此地為馬鄉。
今離馬監巷不遠的灣子街上的馬市口、洗馬橋,則與馬交易有關。永樂以后,馬政逐漸衰敗,官養、民養馬匹逐漸難以滿足軍需、官用,只得開設馬市,以其他貨物換取馬匹。當時馬匹官控,馬市官設,馬匹出售要洗干凈才有賣相,馬市口、洗馬橋便因此而得名。此外,東關街上的馬坊巷、大草巷、小草巷都與馬有關,是留在地名上的遺跡。
“馬頭” 特殊寫法名聲響
揚州的“御馬頭”是揚州名聲最響、知名度最高的地名,它是乾隆水上游覽線的起點。乾隆六次南巡,都在揚州停留,天寧寺前的水碼頭,是乾隆游覽瘦西湖的起始點,在這兒看看風景。乾隆十八年,即公元1753年,揚州鹽商于天寧寺西園興建行宮,三年而成。乾隆游瘦西湖于宮前登船。這個水碼頭,如今叫做“御馬頭”,在天寧門外北城河和小秦淮河的交匯處,水繪閣的東邊。沿著北城河,向東,過天寧寺、史公祠、便益門……可達古運河,向西,經香影廊、問月橋、卷石洞天,達瘦西湖。二百多年前,乾隆皇帝就是在這兒登上龍舟,游覽瘦西湖。
“嘶馬” 耳畔猶如聞馬鳴
實際上,揚州和“馬”字有關的地名,不僅局限于揚州主城區,在寶應、高郵、江都、儀征等縣市都有很多帶“馬”字的地名,比如,寶應有白馬湖、馬墩、馬廠、駐馬街;高郵有馬棚;江都有嘶馬;儀征有馬集等。
在這些帶“馬”的地名中,當數嘶馬的名氣最大,據說與南宋的抗金英雄岳飛有關。據史料記載,南宋時金兀術率部南下進犯,岳飛駐守郭家村,岳飛利用遍地皆沙的地勢,在戰馬尾巴上系上樹枝,在每家門前的樹上倒吊一只羊,后腿懸空倒掛,前蹄松開,緊挨著前蹄置一面大鼓,一聲號令,駿馬飛奔,嘶鳴之聲震天,懸于樹上的羊前蹄擊鼓,聲震四方。此役,岳家軍大獲全勝,百姓為紀念這場戰爭,將郭家村改為“嘶馬”。如今,人們一提起嘶馬,耳畔猶如驟聞蕭蕭馬鳴。
“馬廟” 幾度變遷口口傳
教場的對面,過去有一座廟宇——馬神廟。如今的馬神廟成了一家企業的宿舍。根據史料記載,因明代在揚州設牧馬監,祀馬神在這里,故稱馬神廟。馬神廟內供奉著關帝神像及紅白二馬,即關羽的赤兔馬和趙構的白馬。清乾隆年間,馬神廟內辦過揚州營義學。民國以后,這里先后成為江都縣民眾教育館、城中小學、江都縣立中學。抗日戰爭勝利后,改設簡易師范學校。新中國成立后,馬神廟故址初為蘇北行署文教處辦公地,后改建為蘇北圖書館,館內曾設書場。著名的評話藝人王少堂、康重華等均在這里表演過。
揚州是工藝之鄉,記者在尋找“馬”蹤跡時,還看到了眾多的“馬”的藝術品。在玉器店里,有精美的“馬”玉器;在剪紙博物館內,有一件件精美的“馬”剪紙;在漆器店中,更有一件件漆器工藝品;而玩具店中,也可以看到揚州的“馬”玩具…
信息來源:m.scedyrmrs.cn 信息整理:揚州拓普電氣科技有限公司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我們 揚州拓普電氣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0-2021
蘇ICP備10068214號-2 蘇公網安備32102302010144號 技術支持:平邑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