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曹甸你不能忽視一個姓氏——郝。郝姓在《百家姓》排列第77位,但在曹甸卻是大姓,走在曹甸街頭,一竿子掃下去,十有八九會打到姓郝的人。在曹甸民間,甚至有一種說法,叫“無‘郝’不成席”,郝姓人丁眾多由此可見一斑。陪同我采訪的郝名玲驕傲地向我介紹道。他是曹甸鎮的“活地理”,說起曹甸鎮的細枝末節,他都能娓娓道來,如數家珍,毋寧說自家郝姓的來歷了。
郝姓的祖先應是蘇州人氏,明洪武年間,因皇帝下“趕散詔”,由蘇州遷鹽城。到明成化年間,五世孫郝綱移居曹甸,娶楚氏為妻,開枝散葉。其被尊為曹甸郝氏始祖,今子孫上萬,分布海內外,不乏有成就者。其中,國民黨元老郝柏村就是曹甸人。
據郝名玲介紹,郝姓民國期間還曾出過一個教育部體育督學郝更生,曾率團參加過1936年的德國柏林奧運會。郝更生(1899~1975年),原名延俊,曹甸人,郝氏第十五世孫。幼年在淮城勺湖內游泳,被水草纏身,幸虧被附近漁民救起,遂改名“更生”。
1919年,郝更生留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學習土木工程。留美期間,見美國體育運動蓬勃發展,產生了“體育救國”的愿望,于是他轉學到春田大學專攻體育。1923年獲體育學士學位。回國后,先后出任漢口青年會體育部主任、中國滑翔協會總干事、蘇州東吳大學體育教授。1927年以后,先后執教于東北各大學及北平清華大學等高校。“九·一八”事變后,任山東大學體育系教師兼訓育主任,后任國民政府教育部體育督學,兼任體育學院院長和中華體育協進會理事長等職。
1936年,第十一屆奧運會在德國柏林舉辦,中國派出了以郝更生為團長的體育代表團,參加在德國柏林舉行的第十一屆奧運會。1948年又在上海江灣體育場主辦第七屆全國運動會。他在國民政府教育部期間,積極倡導群眾性體育運動和開展體育學術研究工作。他為振興中國體育做了許多有益的工作,是我國早期的體育專家,其名列入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的《中國近現代名人大辭典》。
“柏林奧運會可是中國第二次參加奧運會。”郝名玲介紹說,“由于政府給的經費太少,于是,他想盡一切方法籌募了十萬大洋,才使中國奧運會代表團的柏林之行得以成行。”遺憾的是1975年秋天,郝更生在家門口散步時被一輛摩托車撞倒,不治離世。
信息來源:m.scedyrmrs.cn 信息整理:揚州拓普電氣科技有限公司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我們 揚州拓普電氣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0-2021
蘇ICP備10068214號-2 蘇公網安備32102302010144號 技術支持:平邑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