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三区_黄色片香蕉视频_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_精品一区久久

一、道路巷子
1、葉挺路 始建于唐初,東起寧國寺,西至湖邊,中有嘉定橋相連。后因明朝初年漕運改行西道,西止于城墻。為縣城東西向的第一條街道。已有1300年歷史,可謂“唐宋元明清,從古走到今。”由于自宋朝縣治設于街西,名曰縣前大街,亦稱東西大街。民國初年改稱中山路,民國25年(1936年)鑿建新西門,將寧國寺街和縣西街拓寬合并而成。日軍侵占寶應縣城后,曾被改名“高蔡路”,并豎立路牌。抗戰勝利后,群眾懷著對日軍憲兵頭目高橋和漢奸蔡摶九的仇恨,砸毀路牌。民國35年,適逢葉挺將軍遇難,寶應人民為紀念葉挺而將此路命名為葉挺路。一直沿用至今。
2、中大街 時代:清,北起官巷,南至小新橋。中大街與南大街相連,
為與市河相平行的街道。與其垂直的堂子巷有“唐建第一泉”浴室,今存“開元五”石碑一塊。所以此街早在唐時已形成。起初街西并無房屋,店鋪面河而設,現在所見狹窄的街道,當是明清兩朝所建。沿街均為前店后院或前為門面后為住家的商業店鋪,舊式兩層樓有30多座。
3、南大街 北起小新橋,南至南城根路,為中大街向南的延伸段。東側有一人巷和發財巷。沿街均為店鋪,有座兩層樓房,較為破舊。
4、小南門街 迎秀橋至南城根路,原名迎秀門大街。此街初成于明萬歷知縣韓介開鑿小南門之時。目前尚存迎秀坊門洞式照壁,厚度達60厘米。有笏板橋跨越市河連接南北。沿街大多為灰瓦青磚民房,基本保持舊時風格。
5、北大街 大新橋至北門口,街西文教食堂原為耶穌教堂,老震豐園茶樓處是與街道垂直相接的官巷。沿街的商業店鋪,有多座兩層樓房。
6、北門外大街 北門口至鐵橋口。有一寸巷、燈籠巷,井巷口,磨子口,牌樓口與街道垂直相接。沿街有商業店鋪和民居,東西兩側古巷相
連。基本保持原來的格局。
7、東門大街 五條街至安宜中路,為五條街之一,街南側原有城隍廟,后拆毀。
8、縣南街 此街因由縣署向南而得名。北起葉挺路,南至學宮門前,巷
首座西朝東為朱士彥的“探花及第”,曾有匾牌一塊鑲鉗。水巷口有周恩來少年讀書處。劉師恕舊居、節孝坊、朱方伯公祠、八寶亭、得寶河、唐真如寺舊址,均在此街,南首為學宮射圃廳。縣南街為縣城的古文化一條街,這里文物景點集中,文化底蘊深厚。
9、痘神廟街 即軍民街,自葉挺路人民商場西側,南至五條街。上世紀60年代,縣人民武裝部駐此,改名軍民街。因舊時街設痘神廟而得名,廟在寧國寺南,明崇禎元年,知縣李如玉建,巷內有劉家中五之堂、曹家花園。
10、城隍廟街 南北向,城隍廟橋至安宜南路。
11、五條街 系魚市口、痘神廟街、東門大街、城隍廟街、張仙廟橋等五街巷交匯于此,故取名五條街。為民間相傳寶應歷史十景之一。舊時五條街,人群熙攘,熱鬧非凡。五條街形成于明代。
12、 都天廟街 痘神廟街東,文化廣場(供銷大廈)至東門大街。
13、西三元巷 魚市口街至葉挺路,巷西有劉家西五之堂。
14、東三元巷 西三元巷東,魚市口街至喬家園門,寶應賓館西側。
15、姜家巷 西三元巷至中大街,葉挺路南,魚市口路北。
16、喬家巷 牌樓口至百歲坊一段,南北向,與東側北門外大街平行。
舊時因巷內喬姓住戶較多得名。巷長約500米,寬2.5米左右,兩側房屋均多為清末民國時期建筑,青磚黛瓦,古樸凝重。
17、朱家巷 明成化十二年(1476)舉人朱訥起即居此巷。朱應登、朱曰藩故居也在此巷。北巷口曾豎有朱士彥親筆書寫的“古朱家巷”石牌坊一座。巷內建有馮煦的“探花及第”、朱士彥、朱士達、朱士廉兄弟三進士宅、陸公館、寶源浴室舊址、萬公館等古跡。朱家巷內多為朱姓住宅,四合院式建筑,稱寶應“古民居一條街”。
18、賈家巷 南北大街西,學前街(小新橋街)至南大街,巷內有鎮龍橋,北與朱家巷相接。
19、李府巷 明萬歷三十八年進士李茂英居此而得名。李茂英,字君秀,任分宜及清江知縣,遷順德州同知,升刑部郎中,魏忠賢專政,即辭官歸田。筑圃園于安宜園林舊址,家居十四年而卒。
20、魯家巷 中大街東,中大街至張仙廟橋,巷北有劉寶楠故居。
21、堂子巷 唐朝曾建澡堂于此巷內,豎“唐建第一泉”石碑一塊,巷
稱堂子巷。“文革”時改為東風巷,1981年恢復原名。中大街南部東側,現存“開元五”石碑一塊,在某居民家中。
22、一人巷 堂子巷南,保衛巷至中大街,因巷窄只能一人通過故名。
23、發財巷 相傳古代有一名叫徐攀貴者居此,因救護兩名殺富濟貧死囚而得大量金銀發財,后人稱此巷為發財巷,今更名發展巷。
24、保衛巷 南大街東,發財巷至魯家巷,巷西有毛家當鋪。
25、官 巷 系北大街東西向唯一的巷口。清代因與朱天官官府后門相通得名。巷底向南是文昌宮、李家月臺、烈士祠(原湯家祠堂),統稱為文昌宮。民國期間,第一區區公所、縣立師范曾設于此。
26、燈籠巷 原名登壟巷,在北門外大街。由此巷可登上城北高壟,后諧稱燈籠巷,延用至今。東西燈籠巷,分別位于北門外大街東西。
27、驛丞巷 位于北門外大街西側。明嘉靖年間,驛丞衙門曾設于此,故名。今諧音稱“一寸巷”,形容此巷既短且窄。(梁公曾撰文)
28、學墩巷 位學宮北側,西起縣南街,東至朱家巷。原學宮后有一土墩名曰狀元峰,為明嘉靖清知縣陳煃因教諭盧洪夏之請,環植桃柳,豎方亭其上,一鑒眺,則重湖如帶,滄溟在目,偉然稱江淮間奇觀矣。俗稱學墩,因而得此巷名。
29、古董巷 位于葉挺路原惠民商場西側。原名古東觀巷。巷北曾有道教東觀一座,觀址久已湮沒,故加一“古”字,稱古東觀巷,后諧音稱古董巷。
30、崔家菜園巷 縣衙西,葉挺路至市河。
31、包家巷 玉帶橋北,葉挺路至市河。
32、西街 包家巷市河至圓通禪寺,沿市河西岸。
33、不見天井巷 位于葉挺路老新華書店門市部東側,因巷首馬姓樓下有口不見天的水井而得名。
34、回籠巷 傳說宋代趙匡胤路過寶應,捉靈雞宰食,雞飛逃后又回籠子而得名。后將“籠”叫成 “龍”。
35、東五子堂巷 痘神廟街,至都天廟巷,葉挺路南,東門大街北。“五子堂”原為“五之堂”,系邑人劉啟彤一支的堂名。“五之”典出《中庸》二十章“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五之堂有東西兩宅,西宅在姜家巷,共有五進,規模較大,東宅座落于此巷北首故名東五子堂巷。
36、魚市口 舊時此處為魚市,極為繁榮,稱魚市口。“文革”初期改稱四新街,1981年恢復原名。今市河北側建成寶楠公園。
37、井巷口 北門外大街東側,東燈籠巷南。
38、磨子口 過去這一帶磨坊較多,稱磨子口。北門外大街至蘆松路,西與百歲坊相接。北側有慈善家孫蔭庭故居
39、牌樓口 舊時街地處泰山殿“天下第一名山”牌樓南出口處,故稱牌樓口。
40、擋軍樓 位于運河路南端。舊時為抵擋倭寇侵犯而建樓,稱擋軍樓,為木質結構。“文革”時改稱朝陽坡,1981年恢復原名。明嘉靖年間,壯士丁效恭率眾抗倭戰場遺址即在其附近。擋軍樓上有“薰風南來”匾額。41、百歲坊 牌樓口南,解放路北門外大街。古有二位百歲老人居此,立坊紀念,故名。一在乾隆45年(1780)為程戴氏立,一在嘉慶22年(1817)為醫生吉履和立。富有長壽吉祥之意。
42、羅巷口 舊時此處挑籮者較多,遂名籮巷口,后作羅巷口。
43、水巷口 位于縣南街北首西側。舊時城內居民飲水多靠城市河的活水,一般人家用水缸貯水,城內有專靠挑水維生的城市貧民。縣南街和朱家巷是比較集中的居民區,這一帶留有大小石頭街、王家巷、學墩巷等運水小巷。其中,水巷口是典型的運水小巷,每天有許多水擔子通過,故稱
水巷口。水巷口3號系周恩來表兄陳式周住宅,清光緒三十年(1907),少年周恩來曾在此居住過。街面均由青石鋪設。
44、大石頭街 原為老西門東街主要街道,西與倉橋相接,因由大石塊鋪設路面而得名。東與小石頭街相連,地處“周恩來少年讀書處”南側。
45、小石頭街 朱家巷西,縣南街東,與大石頭街錯接,內有“朱方伯公祠”。
46、東槐樹巷 葉挺路至小石頭街,朱方伯公祠東。
47、西槐樹巷 葉挺路至大石頭街,與水巷口交叉。
48、倉橋(街)葉挺橋至愛蓮橋,沿玉帶橋河西岸向南。
49、愛蓮巷 縣南街至運河東堤,中通愛蓮橋,大石頭街南。
50、老西門 倉橋至大運河東堤坡。原明清縣城西門所在地,名曰:“利成門“。明嘉靖三十六年倭寇毀城后,知縣蔣遵正于三十七年(1558)請包砌城垣,以防春汛。九月興工,三十八年告成。利成門為五城門之一,上有鏑樓。民國25年閉老西門,開新西門。民國二十七年拆除城樓,放矮城墻,建國后因殘垣斷壁有礙市容,阻塞交通,于1953年拆除,今老西門小街尚存,東起倉橋,西至大運河堤坡。
二、河橋類
1、大運河寶應段 運河臨城段南至寶應船閘,北至大興洞,全長5.58公里,此河段原系東漢廣陵太守陳登修筑的邗溝西道。隋大業年間,拓浚邗溝,基本形成今運河走向。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邑人柏從桂倡筑西河堤。成化十四年(1478),始建東河堤。建國后,運河幾經整修。1969年建成寶應船閘,1986年建成寶應運河大橋。1999年建成運河二橋。運河臨城段設置人渡3處,汽渡1處,沿線裝卸碼頭、倉庫、貨棧林立,昔日長期為害的運河如今成為具有航運、灌溉、防洪、排澇綜合功能的黃金水道。拓普電氣所在地寶應臨城段運河,呈曲線之勢,富有韻律,堤岸樹木密布,濃郁蒼翠,水綠風光優美。
2、城市河 古稱宋涇河。明初,漕運改道城西,宋涇河即成為城市河。河水從南門躍龍關注入,環繞全城,長達5445米,數百年來一直為市民生活用水的主要來源。
3、得寶河遺址 位于安宜鎮學墩巷附近。唐上元年間,安宜僧尼真如向唐肅宗獻“八寶”于“縣治南百步許,相傳即古所謂得寶河也。”明代知縣岳東升疏浚得寶河,并撰《得寶河記》,河邊得寶處立碑,建八寶亭,以紀念真如得寶之事。現得寶河遺址之上建有現代建筑。
4、學河 自躍龍關引運河之水,堰而為渠,入城注愛蓮池,又自愛蓮池穿渠經樓星門東入市河。嘉靖三十四年,知縣李瓚開,后知縣韓介、耿隨龍相繼疏通,引浚一河從廣惠橋折向西,環繞城市,曰玉帶河,愛蓮池塞湮后,于學西南河中橫筑石磯遏流回入玉帶橋,繞學前東行,穿鎮龍橋,
折入廣惠橋北,合流出利涉關。《道光志》
5、馬河 在嘉定橋北,市河西岸,有磚涵洞一區,貫察院巷底,西出巷外,引市河水入馬河,由縣署東西北,折而西,同繞縣署馬棚后,合流面北,昔資飲馬。早已淹塞。河名尚存。
6、窯河 源出北門外五里橋,流經鐵橋村通海橋,由花城路西端折轉流向東南入中溝河,全長3000余米。此河原用于北郊農田排灌,現成為市區的排水河道。
7、鎮龍橋 學宮東,跨學河,朱家巷南,與賈家巷相連。磚拱橋。
8、嘉定橋 葉挺西路,東西向,跨市河(宋涇河),又名大新橋。唐初由大將尉遲恭始建,舊名孝仙橋,宋時改名嘉定橋,明崇禎三年被洪水沖毀后重建。橋面原長約20多米,高4米,寬近8米,原為三拱橋,1949年后改為水泥平板橋。
9、廣惠橋 位于安宜鎮南大街西側,跨市河(宋涇河),又名小新橋,唐代由大將尉遲恭始建,明代重修,為東西向,橋面成弧形,下為磚拱半圓形,凈跨4.2米,石欄桿,橋長12米,寬6.65米。文革后在原址修建。
10、迎秀橋 亦稱狀元橋、玉帶橋。在學宮泮池南,跨玉帶河(學河),原磚砌。道光五年,邑人徐攀桂易為石拱橋。“文革中”改為水泥平板橋。
11、多智橋 曾用名史橋,在縣學宮西,俗稱為多子橋,原為磚拱。寶應民俗中小孩滿月時要“過三橋”之一。
12、愛蓮橋 在學宮西,橋下流水通愛蓮池。因愛蓮池早已淤塞填平,蓋起房屋,今僅存水泥板橋一座,西通愛蓮巷,與大運河東堤相接。
13、小橋 又名通濟橋、小橋,舊名趙公橋,始建于宋代宋涇河開鑿之時,明鄭繰書石碣,今不存。明隆慶二年知縣湯一賢重建。橋東面對筑兩庵,市河、學河雙流匯折其下,往來通衢,不知其為橋也。
14、忠祐橋 位于安宜鎮城隍廟街明嘉靖四年(1799年)修建,知縣聞人詮撰碑記,南北向,磚拱橋,跨城市河,長12米,寬6米,磚拱凈跨為4.3米,矢高2米。
15、張仙廟橋 位于五條街南,跨市河。清建石板橋,南北向,橋長4.5米,寬2.7米,欄桿為石板制作,兩頭用石柱卯榫而合,欄桿高0.45米,石柱高0.75米,四根石柱內側陰刻“張仙廟”、“送子橋”、“甲寅壬五月”、“邑人重建”字樣,此橋為縣城五條街的通衢要道。
16、瑞芝橋 東門內,跨市河。宋代元豐三年建,產靈芝玉莖,因名。明隆慶三年重修。
17、笏板橋 迎秀橋南,石板橋,橋板形如笏板,南北跨市河。
18、李府橋 在李府巷,跨宋涇河,磚拱橋。
19、倉橋 倉橋與老西門(即利成門)相接,原附近有預備倉一所,故名。清順治二年建。原為磚拱橋,現為水泥平板橋。
20、玉帶橋 在縣府西側的葉挺路上,跨市河。清順治二年建。傳說乾隆皇帝下江南時途經寶應,過橋時將玉帶遺落水中,為當方土地爺拾得奉還,賜名玉帶橋。
21、水門橋 又名枕流橋,位于縣府東北角,北水關(池閘)注水由東向南折灣處。原為小磚橋,現為水泥平板橋。
22、鐵橋 明代人鄭牧,字汝謙,號文章,為人讀書探精,作事借矩,輕財好施。一日過北郊厲壇東,河水漫道,過往極艱。故遂捐二萬余金修橋,縣令議起夫役,故辭道“不用勞役百姓”,于是出錢募出,橋成,名曰鐵橋。
19、通海橋 舊名遺愛橋,又名廣運橋,北門外鐵橋西,北門外大街東。明萬歷四十三年重建。
三、建筑類
1、周恩來少年讀書處 位于安宜鎮水巷口3號。原為周恩來過繼母親陳氏父親陳沅住宅,清代建筑風格,分為東西兩個宅院,共18間房屋,占地610平方米,建筑面積450平方米。東宅院按原樣陳列,西宅院辟為展廳。1907年,9歲的周恩來隨嗣母陳氏來寶應,住在這里三個多月,并與表哥陳式周同窗共讀,受其進步思想影響,結下深厚友情。周恩來少年讀書處于1996年大修,恢復原貌,1997年被命名為揚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8年正式對外開放。2002年被省政府公布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是揚州地區唯一的一處總理紀念地。
2、學宮 位于安宜鎮小新橋25號始建于南宋,主要建筑有迎秀門、狀元橋、泮池、欞星門、戟門、大成殿、明倫堂、磊英堂、文昌祠、尊經閣、鼎甲坊等,依次排列在中軸線上。現存大成殿、明倫堂等,其它建筑僅存遺跡。大成殿于1992年重新修繕,此殿單檐歇山,面闊5間,進深9檁,殿前兩株古銀杏歷400年滄桑,依然枝葉蒼翠。寶應學宮的總體建筑格局保留了我國古代學宮的基本特征,單體建筑卻獨具特色,富有濃郁的地方特征,沿革清晰,具有豐富的歷史信息和深厚的文化內涵,為研究建筑史和江淮地區儒家文化的發展提供了重要依據。
3、朱氏三進士宅 位于安宜鎮朱家巷40號。此處為清代朱士彥、朱士達、朱士廉三進士住宅。朱士彥是清嘉慶七年進士,揚州“十秀才”之一,以探花授編修,曾任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工部尚書。朱士彥胞弟朱士達為嘉慶二十二年進士,朱士廉為道光十三年進士,鄉里稱兄弟“三進士”。科舉時代,兄弟三人都考取進士,這在全國也是罕見的,皇帝感其不易而賜匾額曰:“賜三進士第”(豎書)。
4、朱氏家祠 位于安宜鎮小石頭街8號。為清代湖北布政使朱士達家祠,建于道光年間,有門廳、穿堂、大廳、廂房共19間房屋,建筑面積500平方米,占地700平方米,屬浙派風格,門樓磚雕、木雕及石刻較精致,富有特色,是寶應現存規模較大的清代建筑之一,是朱氏家族僅存的一座祠堂。長期閑置,損壞嚴重,急待維修利用。
5、劉室楠故居 位于安宜鎮蘆家巷28號。劉寶楠為道光進士,官至三河知縣,清代著名經學家,“揚州學派”代表人物之一,著有《論語正義》、《寶應圖經》等。故居為三合院,座北朝南,清代風格,占地255平方米。
6、西劉氏五之堂 位于安宜鎮姜家巷13號。寶應現存規模較大的清代建筑群,占地1720平方米,從南向北共有5進,氣勢恢宏,磚雕、花窗精致,保存較好。“五之堂”取之《中庸》問政篇中“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五句話,為劉氏歷代家風,并將其宅定名為“五之堂”。劉氏乃是寶應四大家庭之一。
7、東劉氏五之堂 位于縣老影劇院南,五子堂巷北,東首,原前后五進。
8、孫蔭庭故居 位于安宜鎮磨子口7號。孫蔭庭(1890——1936),寶應縣城人,民國期間在上海義賑會等機構任職,親往浙江省寧海縣古渡鄉等地救災。為保護鄉民生命財產,他四方捐募,并變賣私房田產,身先士卒地修筑海堤。他死后,當地人為紀念他,將海堤命名為“濟生堤”,并在多處建廟塑像。孫蔭庭故居共有房屋16間,門廳3間,占地470平方米,主體部分的原貌保存較好,屬晚清建筑風格,是我們今人紀念和學習這位大慈善家的理想場所。
9、 王式丹故居 位于學宮西南多智橋旁。王式丹(1645—1718),字方若,號樓村,寶應人。王式丹少負盛名,年二十八始補弟子員,選拔入國子監。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會試、殿試均獲第一。授修撰職,參與纂修《淵鑒類函》、《明史》等。
10、王懋竑故居 原商業醫院東側。王懋竑(1668—1741年),號白田,王式丹侄子。康熙五十七年進士,官至翰林院編修,命在上書房行走。著有《白田草堂存稿》、《朱子文集注》、《續史記疑》等。
11、王凱泰故居 位于縣南街。王凱泰,字幼軒,號補帆。系康熙年間寶應狀元王式丹五世侄孫,道光三十年進士。歷任浙江按察使、廣東布政使、福建巡撫等職。光緒元年(1875),受命于清政府,赴福建巡視,為臺灣統一作出過不懈的努力。
12、高朗亭故居 位于安宜鎮北門外(待考定)。高朗亭,藝名月宮,寶應人,生于1774年,卒于1827年以后,著名的京劇奠基人,曾任“四大徽班”之一的三慶班班主和京師戲曲藝人行會組織“精忠廟會”的會首,為京劇的產生與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13、毛家當鋪 位于安宜鎮保衛巷8號。磚木結構,分上下兩層,南向主房計24間,東西向房屋與主房相連,各為6間,三間房屋與南墻圍成一院,門廳大門朝東,占地面積940平方米。院當中南北向磚砌一道隔墻,開有一拱形圓門。保存較好,現為公安局職工宿舍。當鋪建筑遺存,全省較少。
14、蒲松齡供職舊址 縣政府大院內,原文教局舊址,西側門前有一口古井,縣令孫蕙和幕賓蒲松齡都曾飲用井中之水,舊稱之“蒲公井”。
15、杜家大院 位于北門外西燈籠巷內,為民國時期建造,房主原叫杜志寬,為田主。原大院面積較大,現存座北朝南U字形的二層磚木結構建筑,朝南主樓為上下10間,東西對稱兩樓上下各6間,共22間。上層檐高2.85米,下層檐高3.1米。東西兩樓與主樓有圍墻相連,東西圍墻墻壁飾有1.5米高、1米寬的漏窗。主樓與東西兩樓之間均有回廊連通。整個建筑占地面積306平方米,建筑面積410平方米。東側另有杜家祠堂三間。
16、喬家園門 原稱“喬家轅門”明朝巷內建喬家祠堂,堂內供曾任浙江巡按的邑人喬可聘牌位,東西兩側砌有“轅門“,今門已拆除,但內巷仍多年沿稱為喬家園門。
17、明清縣署 位于安宜鎮葉挺路西首。宋代始建,在城內西北隅,嘉定橋西。主要建筑有正堂、中堂、后堂、吏舍科房、書房、神廟、土地祠、縣丞宅、典史宅等。占地3000平方米,南至葉挺路,北至馬河,東至察院巷,西至崔家菜園巷。現存十四間房屋及一四合院,已為民居。目前此處為縣府。
18、寧國寺及蝴蝶廳 位于安宜鎮葉挺路115號。寧國寺始建于唐代,明代萬歷年間重建,有殿堂五進,房屋數百間,后進有千佛樓,每根梁柱都有木雕佛像,數以千計,姿態各異,現存一殿,系清末重建,歇山頂,四周有回廊。蝴蝶廳位于唐始建的寧國寺舊址后進,為清末所建,單檐歇山頂,面闊3間,進深9檀,脊檁高8米,四周有四廊,現用作宿舍。
19、縱棹園及泰山殿石獅 位于安宜鎮安宜東路1號清代康熙年間翰林院侍讀學士喬萊所建,占地20余畝。嘉慶元年,其孫捐園基“景賢堂”,建畫川書院。道光五年擴修,1983年修繕。此園集北方名勝的典雅和南方園林的清秀于一身,翠竹隱閣,林亭倒映,楊柳婆娑,青荷飄香。泰山殿石獅系明代萬歷年間之物,雄獅坐視前方,雌獅懷抱幼獅。獅座有銘刻,保存較好。此對石獅原置泰山殿門前,1968年秋移于縱棹園門前。
20、躍龍關 位于南城根路與運河堤連接處。始建于康熙年間,嘉慶年間重建,光緒十八年,兩江總督劉坤一屢勘拆修,金門寬二尺二,平由一尺七寸。《康熙志》載:躍龍關原為木涵洞,知縣徐翀改建石閘,長一丈五尺,墻石高一丈五尺,門闊一尺八寸六分,水入城南門,流入市河,出東水關,下望直港。現存閘門石刻,閘門以外的閘道延至南城根路,均以舊時條石堆砌。道寬3米左右,深約2米。河水湍急,清澈見底。這是古城區市河引運河之水的唯一出水口。
四、遺址類
1、安平驛站遺址 位于安宜鎮北門外大街西。明洪武元年,驛丞程子溥始建。永樂十三年重建,有正廳5間,后廳5間,過堂3間,東廂房7間,西廂房7間,庫房3間,鼓樓3間,馬房3間,水亭1間,站船15只,水夫150名,驛馬160匹,馬夫10名。光緒末年改郵政,驛站裁并,房屋歸縣署。舊地范圍南至龍河,北至東燈籠巷,東至北門外大街,西至老運河堤,面積約有5萬平方米。2003年春,日本學者專程來此考察。
2、泰山殿遺址 安宜鎮立新巷1—8號。泰山殿原為寶應境內最大的廟宇,建于明代。全殿有殿堂八進,房屋310余間,占地約7萬平方米。民國年間一部分房屋遭大火焚毀,其后僅存房屋失修毀壞甚多,至1950年前已殘破不堪。大雄寶殿與石牌坊毀于20世紀五六十年代,現存牌坊殘石和完好的一對石獅存縱棹園門前。
3、關帝廟遺址 位于安宜鎮北門外大街深。建于明代,清咸豐年間修葺,后存關王殿,面闊3間11米,進滌7檁,檐高3.8米。1996年拆毀,存南山墻和西后檐墻。另存有乾隆十八年“永禁典賣”石牌一塊。
4、一宿庵 即松園庵,在南門外。明隆慶五年建。相傳乾隆皇帝南巡曾在此住蹕一宿,因更名。
5、八寶亭遺址 位于安宜鎮縣南街。唐上元三年(762),傳說安宜(今寶應)一尼真如獻八寶給唐肅宗,被視為定國之寶,遂將“上元”年號改為“寶應”,并將安宜縣改名為“寶應縣”。明代嘉靖年間,修建“八寶亭”紀念真如得寶之事。八寶亭四角攢尖,小瓦屋面。1996年拆毀,現存明嘉靖30年殘碑及道光、民國年間修亭石刻碑記,移置于縱棹園內重建的八寶亭一側。
6、寶塔根 原在縣城內西北,躍龍閘附近。高十三丈。聞上鐫曰“至元二十九年”。明嘉靖四十年(1561),暴風崩圮,獨存塔址。崇禎十一年,知縣劉逵從邑人湯廷璉議,欲建塔南門外,未成,止建塔基。對隔河為大湖,史形象稱其“鏡浮水面”。
7、寶應故城遺址 位于安宜鎮老城區京杭運河東南側。寶應縣城原名“白田“,隋代已成集鎮,唐為縣治所,城始建于南宋,初修寶應土城,元代增筑,并包砌城磚,明嘉靖年間,為防倭患,重修城池,其后多次修葺。明清寶應縣城,呈長方形,南北長約1143米,東西寬約875米,面積約1平方公里。20世紀50年代,因擴建馬路將城墻全部拆除。今沿運河老堤東堤坡可見殘跡,長約10余米,殘高數十厘米不等。原東門位于今安宜南路東側,南門位于今南門大街南側的南城根路一線,西門位于今運河堤東側,北門街位于今北門外大街,今有遺跡可尋。
8、抗倭戰場遺址 位于安宜鎮小南門外運河河堤。明嘉靖36年(1557年),倭寇入侵寶應縣城,市民壯士丁效恭率青年數十人迎敵于此,殺寇數十,后因寡不敵眾,皆壯烈犧牲。邑人稱此為抗倭戰場,曾于此立碑紀念,今碑已失。這是運河堤歷史上發生的一件悲壯的故事。
9、御碼頭遺址 位于安宜鎮老西門外運河堤坡。清代康熙皇帝為了治理黃河考察民情吏治,曾六次南巡,有三次在寶應縣城落腳。乾隆皇帝仿效其祖父,亦六次南巡,曾有五次來過寶應,四次賦詩,一次額匾留聯,并在寶應留下諸如“一宿庵”、“喬家白酒”、“大王廟”之類的軼事傳說。特別是兩次登岸策馬穿城而過,對寶應百姓來講,可說是至高無上的榮幸。此處即為祖孫皇帝二人御舟停泊的碼頭,為石結構,現僅存遺跡。
10、畫川書院院遺址 位于老寶中即原畫川書院。始建于康熙年間,由喬萊的裔孫捐送園基,為紀念喬萊,取名為畫川書院。道光五年重修,有大門房、耳房、門樓、堂廳、廂房等共32間,有水池、石山、照壁、方亭、走廊、紅橋等建筑,廢于清末。
11、白田渡遺址 白田渡在南門外運河堤南門渡口巷西據明嘉靖縣志記載:此處為古時跑馬送信的急遞鋪。《雍正揚州志》載,白田,古鎮,舊有郵館,今圮,另據傳云,舊時該地十年九不收,謂“無收”乃“白田”也,遂稱白田鋪。
12、北宋墓群遺址 位于安宜鎮安宜南路、白田路兩處。
面積約4200平方米,1995-2000年先后發現宋墓26座,墓葬多為土坑木棺墓,葬式有單人葬、夫婦合葬、夫妻妾三人合葬,棺皆為弧蓋、弧壁,出土陶器、漆器、金銀器、銅器和硯墨等200多件,均無封土,現地面已為現代建筑物覆蓋。為研究運河城市的發展以及宋代經濟、文化提供了較高價值的研究資料。
13、松崗遺址 縣城東北郊。明清之際為一高阜,蜿蜒四五里,起伏狀若臥龍,上植松樹數千株,名曰“松崗”。崗下清溪縈繞,水映松影,風送濤聲,景色佳麗。“松崗載灑”為寶應景點之一,是當時游覽勝地。民國后,松樹被砍伐殆盡。解放后曾建為靶場。60年代,因磚瓦廠取土,漸被夷為平地。
14、戚家汪遺址 寶應城東北隅。寶應城東北有一大池塘,明洪武年間,塘邊一戶戚姓人家娶媳杜氏,新婚之夕新郎溺死于水塘中,新婦悲痛不已,賦絕命詩,投池殉節。從此這個池塘便被稱為“戚家汪”。不久塘邊建戚家婦祠,還立碑刻記《戚婦詩》。乾隆下江南時,經寶應,特前往戚家婦祠巡視,并和戚婦詩一首。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我們   揚州拓普電氣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0-2021
蘇ICP備10068214號-2   蘇公網安備32102302010144號   技術支持:平邑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