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7-23 5:06:39 作者:yztpdq 來源:本站 瀏覽量:9696 【字體:
大 中 小】
上世紀的30年代,上海的一位大學教授在講授《中國文化史》的時候,給學生提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在一百五十年前,黃浦江兩岸蒲葦遍地,田野間偶見村落,很少有人知道有所謂上海,諸位試想那時中國最繁華的城市,應該會是什么地方。同學們被這個看似不太難的問題卡住了,七嘴八舌,說了很多種答案,有人說是北京,有人說是洛陽,還有人說是南京,沒有人會想到竟然是揚州。信息整理:
m.scedyrmrs.cn
這位教授十分感慨,說盡管標準答案確實如此,但是大家都沒有想到,說明在過去的一百多年時間里,大名鼎鼎的揚州衰落得實在太厲害。落架的鳳凰不如雞,自東晉以來,特別是隋唐以后,曾經一直占據中國經濟中心的揚州,隨著現代社會的到來,作為中國歷史上特大城市的光彩早已不復存在。教授苦笑著告訴他的學生,說這個就叫歷史的變遷,今天的上海人,聽到揚州話便想到江北鄉下人,看到揚州人便想到窮癟三阿木林,要是在一百五十年前,或者往前一些的康乾盛世,再往前一些的唐宋元明,揚州人眼里的外地人,清一色都是鄉下人和阿木林。阿木林是流行于當時上海灘的洋徑浜英語,意思相當于今天的“土包子”和“土老帽”。
蘇州人覺得自己的城市是天堂,在心高氣傲的揚州人看來,所謂天堂也不過就是一個滿足溫飽的小康社會。不過是小日子過得有點富裕,不愁吃不愁穿,和平和諧和睦。這樣的歲月在揚州人心目中根本算不上什么,稍稍知道一點揚州歷史的人都知道,如果說在六朝時期,南京算是當時最繁華的城市,那么到了隋唐,自從大運河通航以后,東南繁華的第一把交椅,恐怕就不得不讓位給揚州。揚州那時候的來頭要大得多,那年頭,長安因為是京城,是皇上呆的地方,是政治中心的所在地,其地位正好相當于今天的首都北京,而揚州便是今天的大上海,商賈如織,是不折不扣的經濟中心。
一千年前的揚州繁華,對于今天的人來說,實在是難以想象。可以這么說,今天作為國際化大都市的上海擁有的種種優勢,當時的揚州基本上已全都具備。那時候的揚州就是一個國際化的大都市,唐代詩人眼里的揚州,是“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是“十里長街市井連”,是“九里樓臺牽翡翠”。詩圣杜甫一生貧寒,他看到當時的外國商人一個個東下揚州做生意,不禁心生羨慕之意,也想順勢搭個便車,跟著一起到揚州見識一下,可惜最終還是沒有能夠成行。據說唐朝有些名氣的詩人,有一半到過揚州,杜甫偏偏只留下一句“商胡離別下揚州”,這讓揚州人民十分遺憾,好在同一首詩的四句話中,杜甫說到了“憶上西陵故驛樓”,根據這句話刨根問底,他當年似乎也來過揚州,只是惜墨如金,沒有留下其他更能讓人咀嚼的詩句罷了。
在考古挖掘中,揚州發現了一批唐俑,這批唐俑的最大特點,就是高鼻深目,一望便知道是“胡人”。唐時的胡人不是今天的歐美,大都是來自波斯和大食,也就是古代的伊朗和阿拉伯。同時出土的還有與胡俑有聯系的駱駝俑,駱駝有“沙漠之舟”的稱呼,它們顯然是胡人長途跋涉的交通工具。但是,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歷史上的對外貿易交流,最初都是沿著絲綢之路進行的,因為是陸路,形成不了太大規模。到了唐朝的時候,海上交通開始發達起來,我國的東南沿海對外貿易大盛,揚州是水路運輸的重要樞紐,要想把海外的貨物運到京城去,揚州是必經之路。
形容當時揚州繁華的諺語,最有說服力的就是“揚一益二”,意為全國之富當推揚州為第一,益州為第二。益州就是今天的成都,有理由相信,這樣的排名顯然不是揚州人的主意。按照中國南方人的傳統習慣,一般不太喜歡自稱天下第一,不喜歡太張揚。動不動就是一個吉尼斯紀錄,這是近年來興起的時髦。中國人做事喜歡留有余地,喜歡我第二沒人敢說第一的境界,譬如江南第二泉,又譬如天下第二泉。揚州人才不在乎自己排名第幾,“江淮之間,廣陵大鎮,富甲天下”,這話最好是讓別人去說,等到揚州人自己再津津樂道這些往事的時候,揚州城早已經徹底地敗落了。信息整理:
m.scedyrmrs.cn